廖小平:不忘本来,面向未来,逐梦新时代

——在办学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致辞

发布日期:2018-10-29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院士、各位来宾,亲爱的各位校友,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大地流金,万物呼晴。在这美好时节,我们在此集会,隆重举行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办学60周年纪念庆典。首先,我代表学校4万余名师生员工,向莅临学校共襄盛举的领导、来宾和校友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诚挚的感谢!向全校师生员工、老领导、老同志和海内外20万名校友致以最美好的祝愿和最亲切的问候!祝中南林业科技大学60华诞生日快乐!

1958年,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热土,在那激情燃烧的岁月,新中国一所崭新的大学——湖南林学院呱呱坠地,从蹒跚学步,迄今已走过了极不平凡的60花甲,成长为在中国高等教育中具有重要地位、富有鲜明特色的高等学府。今天,回首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特殊历史,崇敬之情、感恩之心油然而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历史,是历尽艰辛、波澜壮阔的历史。伴随着祖国建设发展的步伐,适应林业建设和林业教育发展的需要,中南林自成立以来,先后南征广州白云山、北伐溆浦大江口、东进株洲龙头铺,再战长沙状元坡。一甲子在华南广袤大地上进行了一次波澜壮阔的新长征,完成了一次空间大轮回!学校在五迁四址的长征中,又五易其名,先后为湖南林学院、中南林学院、广东农林学院、湖南林学院、中南林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除了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中南林这种艰苦卓绝的新长征和更名次数之多,在世界高等教育史上是绝无仅有的!据不完全统计,在这一新长征和空间大轮回中,特别是从广东再回湖南后,教职工流失60%,图书资料减少50%,仪器设备损失30%,办公家具等损失90%以上。40多年前数千亩校园,再回长沙时只剩区区300来亩!但不管怎么说,一个南征北战、历经沧桑的“游牧民族”终于在由此出发的地方定居了下来,并最终成为我们中南林人共同的家园。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历史,是包容大气、共生共荣的历史。不论是40多年前与华南农学院的合分,还是新世纪以来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林业学校、湖南农业机械化研究所、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融合为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不论是学校由国家林业部、国家林业局管理,还是由“部省共建,以省管理为主”;多校合并后,不论是传统优势学科专业,还是新兴学科专业;新的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都能以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包容大气,实现原不同“部落”的情感相依、心理认同、事业对标、共生共荣。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历史,是群星璀璨、人才辈出的历史。中南林的辉煌历史,与中南林的璀璨群星交相辉映。我们景仰在教书育人、科技创新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沈鹏飞、蒋英、李凤荪、孙章鼎、沈鲁生、刘松龄、潘维俦、胡芳名、何方、郑睿贤、赵仁杰、祁承经、徐国祯、田大伦、单圣涤、吴楚材、胡景初……等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的开路先锋和学生楷模,他们是中南林之所以血脉不断的精神脊梁和学术符号。我们同样为在建设高水平大学中正在默默辛勤耕耘的以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和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为代表的全体教师而深感自豪。

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走出中南林校门的20万校友,都是中南林的优秀学子,他们扎根基层,默默奉献,奋斗在祖国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条战线,有些活跃在世界各种舞台。在政界、学界、商界等各自领域取得不凡成就的罗富和、祝光耀、赵东花、喻云林、袁新华、李来庚、周国逸、吕建雄、张道卫、彭长辉、黄勇平、黄喜佳、文剑平、李建伟、李建新、何金明、陈宏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被习近平总书记誉为“太行山上新愚公”的李保国,“全国十佳”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黄诚、“中国好人”肖雅清,“感动湖南”人物黄伊琳,以及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我校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等,更是彰显了中南林校友和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历史,是敢为人先、硕果累累的历史。60 年来,中南林实现了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升。中南林是坚持“以本为本”最执着的大学之一,不管办学条件如何艰苦,学校本科教育从未中断,到1993年就较早地建立起了从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后教育的完整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学位授予体系。中南林人敢为人先,首创了经济林、家具设计与制造和森林旅游等享誉全国的特色学科和专业,并长期保持明显优势。科学研究硕果累累,在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上,中南林学院共有3项成果受到表彰奖励;1985年,中南林学院又有3项科研成果同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荣列全国高校第6位;2010年以来,又有5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收入囊中;南方林业生态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和稻谷及副产物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使中南林成为国内同时拥有两个国家工程实验室的少数高校之一。学科建设成就斐然,“十五”期间森林培育学科率先跻身国家重点学科行列,成为当时湖南省内拥有国家重点学科的6所高校之一,木材科学与技术、生态学则于“十一五”紧随其后入列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数处于省属高校前列。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历史,是主动服务、争做贡献的历史。中南林素有经世致用、教育报国的传统。上世纪80年代,学校率先在全国开创了“林科教工程”,与全国20多个省市、400多家企业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在中国现代化建设和富饶幸福美丽新湖南中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中南林长期致力于经济林品种的培育筛选,培育出被誉为“油茶中的超级稻”——“华金”、“华硕”、“华鑫”油茶新品种;培育筛选出适合南方种植的优质砂梨、板栗、油桐等品种18个;目前,南方地区新建主要经济林产业基地选用的经济林品种中,80%以上为我校培育。中南林在竹木加工利用领域的多项技术成果,达到了排放减半、效益翻番的效果,填补了多项国际国内空白;10年来,全国各地由中南林提供技术支持建成的竹木加工生产线超过60条,年产量超过200万立方米。10年来,学校选派科技特派员、“三区”科技人才等超过360人次,在全国90多个县(市、区)开展科技扶贫和科技服务,已帮助近百万人脱贫致富。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同志对学校的亲切关怀和殷切期望。1963年,陶铸同志亲自倡导,将湖南林学院与华南农学院林学系合并建立中南林学院,亲自为学校选址、题写校名、勾画蓝图,并提出希望:“把学院办好,要在一定时期内达到国际水平”。从那时起,“中南林”三个字便与我们结下了不解之缘。陶铸同志的殷切希望指引着一代代中南林人砥砺前行!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对学校的关心和支持。中南林60年取得的每一点成绩,与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坚强有力的领导,与湖南省、国家林业与草原局有关厅(司)局、各兄弟高校以及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的发展史,就是一代代中南林人的奋斗史。她记录着中南林人逢山开山、遇水架桥的足迹,留下了欢笑与泪水相交织的记忆和历尽坎坷却坚定前行的身影。一代又一代中南林人栉风沐雨,薪火相传,筚路蓝缕不畏艰辛,历经沧桑不改初心,百折不挠不忘使命,攻坚克难不言放弃,由此沉淀了中南林的深厚底蕴和优良传统,延续着中南林的精神血脉,形成了“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和“包容,诚朴,坚毅,公允”的校风。

我们永远都不会忘记,20万名中南林校友对母校的期待和支援。校友们的每一点消息,都牵动着母校的心;校友们对母校的每一句建言,都是我们前行的动力。我们深知,校友们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我们同样深知,把母校建设发展好,是学校历届领导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对校友们奉献的最好礼物。

借这个机会,我代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党委、行政和全体师生员工,向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国家林业与草原局、各级领导、兄弟院校、社会各界、学校历届领导班子、一代代中南林人和广大校友,表示由衷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不忘本来,是为了面向未来。2016年以来,新一届学校党委行政班子和全体师生员工,认真总结60年办学历史和经验,审时度势,围绕建设“国内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以敢于担当的勇气、实事求是的精神和继往开来的使命,提出了“再塑中南林”发展战略,这就是:紧扣“学”这一核心,即以学生为本、以学者治学、以学科为基、以学术为要、以学风化人;推进两大建设,即切实推进以提高质量和学校综合实力为目标的内涵建设和以“精品化、园林式、有品位”为目标的校园建设;再造三大生态,即再造风清气正、干事创业的政治生态、学术生态和育人生态;实施四大保障,即为再塑中南林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文化保障、人才保障和管理保障。

两年来,通过实施“再塑中南林”战略,学校干事创业的氛围进一步形成;新增了“千人计划”讲座教授和一级学科博士点;已公示完毕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省共建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已获得全国创先争优奖1项、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自然科学一等奖 7项,这些均处于省属高校前列。

再塑中南林,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不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教育思想,学深悟透做实十九大精神,全面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再塑中南林的政治保障和思想保障。

再塑中南林,要坚持立德树人这个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这个根本,全面实现“四个回归”,紧紧围绕“坚持绿色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塑造、知识创授和能力提升,培养身心健康、勇于担当、知识专博得兼、实践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人才培养总目标,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十大计划”,探索建立富有中南林特色的“213”人才培养模式,逐步解决“师生对高质量教学的美好需求与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

再塑中南林,要进一步彰显中南林的办学特色,在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这个大舞台上大展身手。“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绿色发展充分彰显了全新的发展理念;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伟大时代,为开展富有中南林特色的“双一流”建设和再塑中南林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施展身手的大舞台。

再塑中南林,要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我们要全力争取省委省政府、国家林业与草原局以及党委政府部门的关心支持;进一步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持续广泛地加强校友工作,激活校友资源;我们要紧紧依靠师生员工,发挥师生员工的主人翁作用,激发师生员工的巨大潜力。我们要将各方力量凝聚成再塑中南林的强大合力。

 

2018年,既是中南林躬耕一甲子的收获季节,也是第二个甲子希望和梦想播种的季节,在这收获与播种交汇的时节,中南林人开启了逐梦新时代的元年!

中南林人在新时代所追逐的梦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也是把中南林建设得更好更强的中南林梦。中南林人逐梦新时代,必须坚持走一代代中南林人开辟的具有中南林特色的道路,必须弘扬“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中南林精神,必须凝聚建设和发展中南林的各方力量。我们将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担当精神和崇高境界,为实现中南林人的梦想而不懈奋斗!

 

 

最后,祝各位领导、来宾、校友和师生员工安康吉祥!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