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友访谈】谢耀坚校友:桉树这5年意想不到的新发展!
发布日期:2024-04-02
  2018109日,《中国绿色时报》刊发的《桉树,只是一种树?》澄清了在社会上流传甚广的一些误会和质疑。转眼5年过去了,桉树产业、桉树研究等领域是发展了?停滞了?还是萎缩了?为此,记者专访了权威桉树专家谢耀坚。
 
 

  记者:离上次采访您,已经过去5年了。我虽一直关注桉树发展动态,但了解的也只是一鳞半爪。去年10月在南宁听说,想到广西找块造桉树的地,夸张到了一寸难求的程度,是不是真的?请问这5年的桉树产业发生了哪些变化?

  谢耀坚(1978级经济林专业校友)上次报道,效果不错,点赞的业界人士真不少。据我了解,在广西找大片林地的确是不那么容易。5年过得挺快,在我看来,桉树产业发展也 挺快。

  一是面积增加。2018年以来,全国由546万公顷增加至600万公顷,增加了大约9%的面积。其中,面积增加最多的是广西,增加了46.7万公顷;其次是福建,增加了7.6万公顷;广东则减少了6.6万公顷,主要是珠三角地区土地资源紧张所致。南方不少地方很重视桉树发展,把桉树列入了国家储备林发展树种目录,尤其广西和福建更是特别重视。广西提出打造万亿林业产业的目标,桉树产业已成为广西绿色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其中桉树木材产量占了全国木材总产量的31.55%。至2021年底,全区桉树面积达303.4万公顷,蓄积量1.86亿立方米,木材年产量超3000万立方米,年产值超3000亿元。福建将大花序桉等列入珍贵树种名录予以支持发展,还可享受相关的政策性补助。

  二是林分质量提高。全国桉树蓄积量由2018年的2.1亿立方米,增加至2021年的2.6亿立方米,增长了22.8%,平均每亩蓄积量增加0.4立方米。这意味着现有桉树林分质量提高了,如广东桉树面积虽然减少了3.5%,但蓄积量却增加了26%。过去,各地采伐林龄很多在四五年,现在一般都在6年以上。这是一个很好的现象,有利于桉树人工林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桉树营造林机械化程度提高。5年来,桉树机械化营造林和采伐技术有大发展。目前,桉树采伐基本实现机械化,即使在坡度较大的山地也实现了机械采伐。在营造林机械方面,如广西七坡林场、金光集团亚洲浆纸有限公司中国林务部等都进行了很多尝试。七坡林场机械化作业面积已达5万多亩,正推广应用除草施肥一体机,部分实现了施肥、抚育机械化,实现了机械作业远程可视化精准化操作。

  四是桉树用途拓宽。过去,桉树利用主要集中在制浆造纸、纤维板、胶合板等传统领域,桉树人工林主要作为短周期工业用材林经营。这种利用模式虽然为经济发展和民生就业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但存在原料消耗大、产品档次低、劳动力密集等问题。经过桉树科技工作者和生产一线劳动者的共同努力,近年已在桉树利用新途径方面取得新突破,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培育大径材,开展实木利用;生产粘胶纤维,提高产品价值;培育生物质能源林;培育观赏桉树;提取加工桉树副产品,发展新兴产业。这些利用新领域前景十分看好,将引领我国桉树产业升级换代,有望创造产业发展的新辉煌。

  五是舆论环境变好。社会上有关桉树的正面声音越来越多,最典型的例证是,2023年在全国桉树产业发展暨学术交流会上,广西林业局副局长陆志星说:“广西桉树是绿色发展、绿色产业和绿色经济的成功典范,符合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是自然选择、政府选择、市场选择和群众选择的必然结果。”这是对桉树产业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

  

  记者:您谈的这五个方面,我只是略知一二,发展如此迅速,超出了我的想象。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基础研究,桉树科研方面一定也有大进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谢耀坚:就科研方面而言,应该说积累到了一个临界点,也就是说经过几十年的研究,进入到了一个成果的大收获期。

  一方面,良种研发方面取得新的突破。2006年,全国桉树育种联盟成立,中国林科院速生树木研究所(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牵头组织全国主要桉树研究力量和生产单位,包括境内的国际企业,一道开展桉树育种的联合攻关。经过近20年的长期努力,已经取得系列成果,获得数十个桉树新品系。部分优良无性系在生产上表现出显著优势,如新桉系列无性系,正在成规模化推广应用。

  还有,难繁树种无性繁殖技术取得突破。在良种壮苗繁育技术方面,成功开发粗皮桉种子园亲本选择和矮化管理技术;突破了大花序桉、邓恩桉等重要难繁树种的组培技术瓶颈,优化了苗木标准化生产技术,使得蓝桉的扦插出苗率提高12.2%;大花序桉、邓恩桉的组培成苗率≥70%

  再看定向培育技术取得新进展,尤其是桉树大径材培育技术取得突破。攻克了大径材培育关键技术,摸索出了幼龄林及中龄林间伐模式和近熟林间种模式,形成一套集树种选择、立地选择、密度调控及施肥技术等一体的重要桉树大径材高效培育技术体系,实现了规模化推广。大径材培育技术的推广,意味着将来桉树可以生产大量的实木大径材,从而带动桉树向着实木家具、室内装饰产业发展,桉树产业自然就会效益倍增。

  同时,可持续经营技术更加成熟。建立桉树主栽品种与乡土树种混交林技术;构建桉树混交林生产力和生态效益综合平衡模式;解析桉树集约人工林地力维持机制,建立了桉树中幼林养分平衡和旱季养分管理模式、桉树人工林机械化可持续经营模式。

  特别值得一说的是,桉树的机械化营造林技术研发顺利。如广西的几大国有林场与柳州重工及其他机械制造企业合作,联合研发种植、施肥和抚育机械。金光集团亚洲浆纸有限公司中国林务、广西斯道拉公司等国际企业,与芬兰等国联合开展林业机械研究,在植苗机械方面取得很好的进展。这些技术在生产上都正在逐步推广。

  

  记者:听了您的介绍,真是令人振奋,说明桉树发展前景一片光明。那么,当前桉树发展还有没有急需解决的问题或困难?

  谢耀坚:要说问题或困难,当然是免不了的。如,人力成本越来越高,当前劳动力短缺严重,常常有钱也请不到人。因此,就急需各种适应我国南方复杂地形的造林、营林小型机械。我国的研究和生产一时还满足不了需要。有的机械虽说国外有,但一是不适应国情,二是价格特别昂贵。不过,我相信,只要我们中国人重视了,难以满足生产要求的问题一定能够解决。

  又如,桉树人工林病虫害越来越多,还没有很好的办法加以防控。由于极端天气频频出现,灾害性天气越来越多,病虫害和生理性病害越发频繁,造成人工林发生减产甚至绝收的现象。这亟需有关方面发挥协同作战的精神,进一步加强针对性的研究。

  

  记者:桉树发展势头之所以如此强劲,科研单位、企业、政府等方面都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但愿能尽快解决桉树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谢耀坚:作为科研工作者是责无旁贷的,你们新闻工作者也做了不少工作,不论是客观公正报道,还是有的负面报道,对全社会关注桉树发展都是有帮助的。还希望新闻界朋友继续关心支持桉树事业,呼吁解决桉树所面临的问题。建议贵刊转载5年前的长篇报道《桉树,只是一种树?》,其中不少知识对今天的读者了解桉树还是大有裨益的。

  

  记者:接受您的建议,不同媒体有不同读者群。读者在看下面转载的《桉树,只是一种树?》时,要考虑是 5 年前发表的这一时间因素,有的结论有的数据可能发生了变化。以后,如有最新桉树消息,还请您及时提供给我们。

  谢耀坚: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林学会桉树分会主任委员,《桉树科技》顾问,桉树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桉树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中国林科院速生树木研究所原所长。2019年当选国际林联第二学部第八分部(桉树学组)(IUFRO division 2.08.03)协调人。2006年获“全国优秀林业科技工作者”称号。出版学术专著11部,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绿色中国融媒体记者 王兮之(1978级林学校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