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篇·青衿之志】从韶山路到南极洲:林学人的自然教育远征,让绿色星火燃遍全球
发布日期:2025-04-18

  “小朋友,你知道植物的种子是怎样旅行的吗?” 

  “西兰花是花还是菜?” 

  “萤火虫的光从哪来?” 

  ....... 

  在长沙市韶山南路有一家名为“雨生自然”的教育机构,自2017年成立以来已引导上万青少年认识自然、感受自然教育的魅力,该机构是湖南省第一个建立起从长沙城市公园到国内旗舰物种保护地,到非洲、澳洲、南北极自然教育系统的自然教育机构,年营收达350万,获批“全国自然教育基地”单位,在公益创业中开创多条先河。品牌背后是一支6人的90后、00后创业团队,其中5人均来自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他们是:生物学博士唐星雨、王思贤(在读);农业硕士李天翔、农学学士钱靖、理学学士张佳琦。 

 

团队合影

    

  绿色星火,校园萌芽 

  "哥哥姐姐,你们在找宝藏吗?" 

  2018年的一个清晨,当唐星雨和小伙伴们正在观测白头鹎的筑巢行为时,一个十岁的小男孩好奇地打量着他们,随后提出想加入观察。

  彼时,还在读本科的唐星雨,怀揣对绿色生态的热爱,自发组织成立了公益团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在校园内和自然保护区进行田野调查,采集昆虫标本、收集野生动物数据,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这个在他们看来可能会沉迷电子游戏的城市男孩,竟跟着团队在密林中观察了近三个小时,从常见鸟类白头鹎到中华扁锹甲、樟青凤蝶等长沙常见的昆虫……男孩稚嫩的小脸上焕发出光芒。一个念头在唐星雨和小伙伴们心中萌芽:“我们要让城市孩子放下电子产品、走出钢筋水泥的世界,重新触摸到自然真正的心跳!” 

  好雨生百谷。一家以二十四节气之一“谷雨”为寓意的自然教育机构“雨生自然”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孵化基地正式诞生。 

  “种子”就此萌芽。

    

  度过“雨季”,星火燎原



▲课余时间进行田野调查


南省少儿图书馆科普公益讲座

    

  天气是自然教育最大的外在影响,三、月长沙的大雨几乎打湿了所有周末。只有周末可以上自然课程的特质,让初出社会的年轻创业团队,感受到了自然教育行业“看天吃饭”的巨大压力。 

  创业之路道阻且长,团队要面临的远不止天气。 

  市场混沌,受众有限。他们翻遍全市所有教育机构的课程,发现发现现有的自然教育产品内容过于简单、没有自然科学背景人员进行研发、授课老师并不专业,有些“自然课堂”不过是塑料草坪上的植物卡片记忆游戏。这意味着,要想实现最初的自然教育理想,所有的一线执行工作都需要团队伙伴亲力亲为,从产品到运营、从营销到客户管理、每一步都要接受来自市场的检验与反馈。 

  人才断层,发展受阻。高品质的内容产出必然需要高素质的人才,而行业的不成熟也会导致人员流失、志愿者团队培养困难等问题。  

  疫情突发,运营停摆。疫情期间,团队举办的夏令营不得不全额退款。尽管暑假是机构的运营旺季,无理由退款是他们诚信经营的态度。 

  一时的困难击退不了这群有韧劲的年轻人,他们迅速联合省图书馆、省少儿图书馆,开展线上自然内容直播;联合多元场馆设计课程,增加课程内容的丰富性;联合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相关学院,探索人才多元培养方式;积极参与行业相关培训,加强行业交流…… 

  这期间,雨生自然团队积累大量喜爱、信任他们的客户群体和合作单位,这也为他们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守得云开见月明,唐星雨和团队小伙伴们重振旗鼓,利用优质的产品质量,广泛的社会合作和稳定的市场支持,迅速建立起基于“长沙-湖南-中国-世界”的自然教育系统。 

  同时,他们合作实施项目落地海南国家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八大公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中国自然保护地,从基础设施打造入手,深度助力我国自然教育事业、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 

  至此,雨生自然教育团队熬过了漫长而潮湿的雨季,终于将绿色星火传播开来。 

    

  树木树人,传承生态文明基因

     

唐星雨作为南极探队员和世界各地同事合影

    

  从在中南林科大组织老师的孩子们上公益课,到在长沙近二十所小学开设公益课堂;从10人的自然科普课堂,到在湖南省少儿图书馆、湖南省植物园、长沙图书馆、长沙生态动物园等开设近100场的大型讲座,辐射影响上万人从中南林科大的昆虫标本馆科普课程,到东南亚、非洲、澳洲、南北极的自然教育系统产品……“雨生自然”团队带领上万青少年领略自然科学之美,用自然教育陪伴上千亲子家庭成长。 

  在长沙,他们结合四季变换,设计丰富的自然课程,让孩子们在亲近自然的同时,学会尊重生命,理解生态平衡的珍贵。 

  在世界各地,他们结合世界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设计自然旅行,着小朋友们领略地球之瑰丽壮美。他们在婆罗洲热带雨林邂逅野生侏儒象横跨京河的奇遇;在坦桑尼亚见证百万角马奔腾而过马拉河的壮举;在斯里兰卡看长须鲸出水,海豚飞跃;在西澳穿越野花之州,与短尾矮袋鼠共进午餐;在北极看北极熊在浮冰上驻足;在南极与海豹对视、为企鹅欢呼…… 

 

唐星雨在南极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雨生自然”团队坚守绿色初心持续为更多青少年和家庭创造极致自然教育体验,把自然之美传递给更多人;他们也希望“雨生自然”团队的绿色实践,能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贡献当代青年的智慧!

  (素材提供:“雨生自然”团队,林学院;采写:张卓;审核:周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