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关于“中式情人节”——七夕的诗词最早是出现在《古诗十九首》中:“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借牛郎织女的神话故事表现人世间的离别悲欢的诗词数不胜数,如曹丕的《燕歌行》,李商隐的《辛未七夕》等等。然而,秦观词《鹊桥仙?纤云弄巧》却以超然的笔墨,借七夕歌颂异地相思之情,传达爱情的真谛。
他说,爱情的真正样子应该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云彩变幻多端,流星传递相思愁怨,银河容我悄渡。牛郎织女啊,能在金风玉露的七夕相会,就已胜过尘世间同床异梦,貌合神离的所谓夫妻。全诗以“纤云弄巧”四字开篇,巧妙地点出乞巧(也就是七夕)这一时间背景。然而,这样美好的日子,却不能与心爱的人在一起欢度,于是少游把相思之苦寄于星辰。无奈迢迢银河阻挡,悲情更加浓郁深沉。金风玉露,幻而一聚,是多么令人牵挂。短暂的相会如梦如幻,临到分别之时竟不忍去看那鹊桥路。在此惜别,再会相思。
割舍不下吗?不是的。淮海先生词笔至此忽又空际转身,写出惊世骇俗、震聋发聩的千古名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佛说皈依,道说净事,儒说成君……什么是心安?心上的你就是答案。执子之手柔情似水,琳琅风月共诉相思。情思缠绵,而他坚信,爱固如山,情长延绵,纵然我们异地相爱,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思念,但只要我们的爱情至死不渝,又何必贪求每日的朝欢暮乐呢?
能写出这样文字的文人,也只有秦少游了吧。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这样评价秦观:“词之最工者,实推后主、正中、少游、美成,而前此温、韦,后此姜、吴,皆不与焉。”不只是中秋才会月明人尽望。七夕佳节,女拜愿檀郎,男祀祈淑女。少游的这首《鹊桥仙?纤云弄巧》更是意境新颖,自然流畅。通俗易懂间又婉约蕴藉,余味隽永。
千百年过去了,人们说起相思这个话题的时候,总是绕不过秦少游的那句“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大概也是爱情最真实的表达了。愿在以后的每个朝朝暮暮,我想你的时候,你也在想我吧。
你心有我,我心有你。
再痛,脸上有泪,嘴角微扬。(文/林学院 林小鹿 编辑/陈名虎 张传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