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新的办学理念,推动学校改革创新发展
党委统战部 陈晓文
(2018年3月)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办学理念是高等学校办学思路、办学方向、办学着力点的集中体现。在当前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基于对国内外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学校适时提出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实现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双一流”建设的发展目标而奋斗的全新发展思想,这是新一届学校领导班子在总结概括学校多年办学思想上提出的新办学理念,既是对新时期中国高等教育办学方向的具体贯彻落实,也是中南林科大多年来办学思想的继往开来,更是促进中南林内涵发展的丰富与提升。
自古以来,大学一直是文化传承、知识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社会的重要场所,在经济社会改革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特殊作用,可以为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国家崛起和民族振兴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障、科技支撑和智力资源。作为一所具有优良办学传统、享誉省内外的高等学府,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一直是几代中南林科大人奉献青春、矢志追求的理想大学,她历经艰辛,几经搬迁,却筚路蓝缕,愈挫愈勇,不仅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春风之中“求是求新”,而且在推进大学内涵建设之中“树木树人”,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时到今日,在中南林科大这座生机勃勃的象牙塔里面,一群群被寄予厚望的莘莘学子,脸上洋溢着满满的智慧和幸福的笑容。而皓首穷经的教授们,孜孜不倦地培育着社会的精英。正是因为一代代中南林科大人一直秉承先进的办学理念,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又红又专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从而使得中南林科大步入到了一个又一个新的发展台阶,也积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使中南林精神薪火相传,名人辈出。
回顾过去,在教育教学领域,学校艰辛磨砺,在本科教学上60年赓续不断;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学校对接需求,不断拓宽人才资源支撑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注重强化实践,持续培养应用能力突出的高级人才;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注重教学改革,持续提升人才的能力与素质;在发展模式上,学校立足特色,打造教育教学优势品牌。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坚定信心,加速推进一流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在科学研究方面,学校直面挑战,上高原攀高峰。几十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奋斗,中南林科大坚守继承,继往开来,发扬光大,开拓创新,不仅积累了优良的传统和深厚的历史,而且赢得了较大的发展空间。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面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新常态,中南林科大在取得较大成就的同时,也存在着学校发展现实与经济社会的期望之间较大的差距,人才培养与教育教学方面的深层次问题也陆续显现,主要体现为教学工作中心地位不突出,人才培养目标统领作用不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力度不大,教学工作现代化程度不高,特色教学文化尚未形成。随着中国高等教育步入新时代,中南林科大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与时俱进地步入自己的新时代,这既是新时代赋予中南林科大的历史使命与现实任务,也是每一个中南林科大人必须承担的责任。
仔细思考当前学校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主要的困扰在于“师生对高质量教学的美好需求与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供给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究其原因主要在于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学校在贯彻落实办学理念方面存在以下一些方面的失误。如学校优良教学传统有所流失;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滞后;教育教学事业心、进取心不够;教师对教育教学的投入不足,教学名师和优秀教学带头人缺乏;教育教学研究能力不足,教师的学术能力和水平整体较低,科研支撑、反哺教学的意识和能力很弱;培养方案等顶层设计不科学不先进;人才培养目标模糊;专业和课程体系不优,优质课程匮乏;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落后;实验实践教学“硬件”(条件)不硬、“软件”(管理)太软;各项教学条件还难以支撑人才培养目标;差异化、个性化教育供给不足;教学经费投入不足;如此等等。
大学的办学理念是一所大学人才培养的“准星”、“标靶”和“船舵”,是办学定位的充分体现,对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仔细思考,近年来中南林科大办学理念上的失误除了自身的原因,也与当前的时代发展有关。伴随着21世纪全新时期的到来,人类社会进入到以信息技术为标志的网络社会,每日网络上流传的海量信息和媒体播放的各种资讯,不仅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极大冲击,也使全球的大学都处身于一个是非难辨的十字路口。因为时至今日,纵观整个高等发展的历史进程,大学教育规模与速度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迅速膨胀和增长,以致部分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忘其根本、失其导向。甚至在一些谋求经济快速发展的国家和地区,大学更是被誉为是推动科技进步与经济发展的火车头。也正是源于这一点,当全球大学教育规模与速度不断增快的时候,人们也前所未有地对大学的办学理念和大学教育的真正意义发生重大质疑。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事情的发展规律往往是一个由表及里的不断深入过程,是非黑白往往需要有一个仔细分析和深入了解的过程。回顾近年来大学办学过程中的浮躁与功利,与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背景紧密相关:金钱、地位、权力成为一些世人追逐的唯一目标,利益在前、道德在后成为他们的标榜,道德和价值观的培育逐渐被人遗忘。然而,尽管当前我们所处的社会有许多不如意的地方,但大学绝不是一个追名逐利的场所。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几百年来,大学一直有着自己独特的责任和担当,一直以厚德载物自许。无论何时何地,大学绝不能让利益掩盖良心,而应该追求比名利更为持久的东西。正如著名教育学家纽曼枢机曾经说过的:“若大学课程一定要有一个实际的目的,我认为就是为了培养良好的社会公民……这种教育能给人以对自己的观点与判断的真理,给人以倡导这种观点与判断的力量。它教他客观地对待事物,教他开门见山直奔要害,教他理清混乱的思想,教他弄清复杂的而摒弃无关的。”在当前这个个人主义抬头、个人利益凌驾于群体福祉、个人意见往往成为唯一能接受的时代,我们很有必要弄清楚大学的本质。尽管今天的大学已经不再是一所十分纯粹的知识宝库,但也并非单纯的创新创业的推动者,更加不能是一所职业训练学校,也绝不能沦为培育贪婪、自私、毫无道德和社会责任可言的人才机构。
大学之大在于它的海纳百川,大学之大在于它的有容乃大,大学之大不在于大楼而在于大师也,大学之大应该以它的学生在毕业后对社会、对人类的影响为依归。因此,一所好的大学应该是虚怀若谷,能够以远大的眼光和包容的态度紧跟时代前进的步伐。一所好的大学一定能够恪守道德,做好本份,不应该流于俗套地成为大学排名榜的盲目追随者。同样,一所大学存在的价值也不能用毕业生工资的多少来进行判断,更不能以他们开的汽车、住的房子来作为基准。
根据教育部要求,新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新人”。“新人”的培养首先必须确立贯穿全新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的人才培养目标。要想解决当前中南林科大本科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矛盾,持续提高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达成人才培养目标,必须贯彻落实学校新的办学理念。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中南林科大的实际,新时代中南林科大必须坚持绿色教育理念,注重价值塑造、知识创授和能力提升,培养身心健康、勇于担当、知识专博得兼、实践能力突出、全面发展的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以师资队伍为基础。因此,学校的所有中层干部和全体教职员工应该以此为契机,发挥出每一个人应有的力量。无论眼前面临的困难有多大,无论将来可能遇到的挑战多么艰巨,我们都要有勇气去面对。同时,也“不要问学校能为你提供什么,而应该扣问我可以为学校做什么”。因为教职员工和学校之间是一个彼此成就的关系。对学校工作尽职尽责,为学生献上更多的关怀,学校也会为你创造更多的机会,学生也会满怀感恩之心。当有一天你有了更大的成就、更高的收入和更高的荣誉时,你一定会发现,奉献愈多,就愈富足。
综上所述,在学校今后的发展中,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落实新的办学理念,推进中南林科大改革创新发展。同时,为了保障新的办学理念的有效实施,实现新时代中南林科大的办学目的,学校也必须围绕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升、专业动态调整、课程体系革新、创新创业教育、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平衡、“三型”人才培养计划、教学组织创新、教学与管理信息化、教学激励与约束、重大教学成果培育等核心工作,构建相应的保障机制,为新时代中南林科大办学理念的有效实施提供保障。(编辑/陈名虎 审核/邹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