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非法经营疫苗案曝光以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24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和公安部、国家卫生计生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非法经营疫苗案调查处置进展,并回应了公众关切的6大焦点问题。三部委记者会:庞氏母女涉案5.7亿 获利5000多万。
此次爆发的“有毒疫苗事件”令人震惊,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会不断出现假药、劣药事件?为什么危害人民群众健康和生命的毒疫苗能够畅通无阻地生产、流通和使用?
公安部对该案挂牌督办,前期调查取证已经取得阶段性进展,部分犯罪嫌疑人已经移送起诉。在“有毒疫苗事件”之间,近年来的有毒药品、有毒奶粉事件依然在我们的记忆之中。此类“毒物”不除,何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庞氏母女绳之以法,实在大快人心。但在大快人心之余,我们应该更多地去反思此次有毒疫苗事件背后所折射出的职业道德危机。
不容置疑的是,有毒疫苗之所以能够在多地祸害民众,主要原因是存在一条黑色链条,其中有非法厂商、违背职业道德、利欲熏心的个别从医人员、医药代表等。从生产厂家到销售者到防疫站、医院到学校(学生)、社区(群众),这层层下来都盘剥有回扣。
这些都使我们深感忧虑。不得不反思我们的职业道德是否面临某种危机?
每一种职业都有其道德规范,或者说“行为规范”。作为制药行业,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便是保证药品的质量,不能用劣药、假药去危害公众生命健康。而他们却为一己私利,背离职业道德,不顾他人生命健康。国疾病控制系统存在的空白与监管真空,逐渐开始暴露出向下沉积与隐匿的风险,也让人心寒。
当今时代,由于人权和尊严意识的觉醒与高涨,伦理道德变得更加重要和敏感。对职业道德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制度和政策设计欠缺伦理的考量,职业道德就难以抓实、抓好。不管各行各业多么不同,也不管同一行业的岗位多么不同,都必须敬业,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让我们坚守自己的底线,规范我们的职业操守,一起制止“有毒疫苗”之类的“毒物”的生长。(文/学记团 毛雨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