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林大网讯】(文/宣传统战部综合)9月3日,上午9时纪念大会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师生以各种方式共同铭记庄严而伟大的时刻。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集中收看主会场
学校党委书记 吴义强院士: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在和未来,铿锵有力、催人奋进。巍巍列阵展现的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全面跃升,更是对抗战先烈的深切告慰和崇高致敬。80年前,全体中华儿女以顽强的意志和英勇的斗争,取得了正义战胜邪恶、光明战胜黑暗、进步战胜反动的伟大胜利。8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赓续英雄血脉、弘扬家国情怀,写下了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辉煌篇章。这段峥嵘岁月迸发了排山倒海的历史伟力,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最好的“教科书”。作为一名教育科技工作者,我将牢牢扛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时代重任,时刻胸怀“国之大者”,与广大师生一起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是一所拥有114年办学历史的绿色学府,始终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使命感办学治校,不仅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更加注重引导青年学子树立强国有我的远大志向,勇担民族复兴的时代大任。以史为鉴是为了更好走向未来。全校师生将自觉以伟大抗战精神砥砺初心使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在加快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新征程上走在前、挑大梁,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高等教育磅礴力量。
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 仇怡:纪念大会令人心潮澎湃,三军将士步伐铿锵、斗志昂扬,国产主战装备整齐列阵、气势恢宏,不仅展现出国家日益强大的国防实力与科技创新能力,也映照出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赓续与传承。80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创造了“两大奇迹”,走出了一条既发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的现代化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其跨越时空的价值光芒,将激励着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在实现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中不断克服艰难险阻,凝聚团结奋斗的磅礴力量。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倍感使命光荣、责任在肩。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始终致力于培养既具有扎实专业素养,又能奉献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卓越农林人才,坚持涵育学子爱国报国的赤子之心与百折不挠的意志品格。在未来的征程中,我校师生将铭记历史,砥砺奋进,秉承“求是求新、树木树人”的校训精神,以热忱奉献践行育人初心,以绿色科技守护绿水青山,以实干担当回应时代呼唤,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注入青春力量、贡献智慧光芒。
学生工作部、武装部部长 李凯: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和天安门广场的盛大阅兵后,我感到热血澎湃,无比激动和自豪。这次纪念活动不仅充分展示了强大祖国的现代化国防实力,更展现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团结一心、众志成城的精神风貌,对高校师生来讲是一堂极为生动的思政大课。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始终把立德树人放在首位,切实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和国防教育,教育引导大学生从党史国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努力成长为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和强烈使命担当的新时代中国好青年。
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处处长、研究生院院长 邝祝芳: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具有重大意义。阅兵彰显了国家的强大和民族的自信,我们要以此激励师生,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为教育强国、教育强省建设贡献中南林力量。阅兵展现的抗战精神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我们要将其融入研究生培养过程,培养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使高层次人才不仅具备专业知识,更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本科生院院长、创新创业学院院长 王文磊:天安门广场的铿锵步伐与大国重器,充分彰显国威军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以盛大阅兵纪念抗战伟大胜利,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将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林业新质生产力的背景下,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系统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厚植爱党爱国情怀;将以自我革命的勇气,破解学科专业结构与产业需求错配问题,重塑课程体系,强化人工智能赋能;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打造科技力量与人才培养高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和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抗战精神与农林使命一脉相承——昔日前线浴血保家卫国,今日我们扎根林业培育振兴英才,全力以赴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不可替代的教育力量。
人事处处长、教师工作部部长 张琳:观看纪念大会,心潮澎湃,深刻感受到伟大抗战精神的力量与传承。作为学校教师工作部部长,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教师是立德树人的关键,其家国情怀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和民族未来。未来工作中,我们将把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作为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和师德师风建设的核心内容。通过组织专题学习、实践考察、座谈研讨等多种形式,引导全体教师深刻理解历史,厚植爱国情怀,将这种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投身于教书育人的伟大事业中,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校团委书记 殷丹:怀着振奋、激动与自豪之心观看阅兵,军歌嘹亮处热血沸腾,方阵齐整时心潮澎湃,先进武器列阵更倍感振奋。这场盛大阅兵,既是对80年前抗战伟大胜利的深切缅怀,更是对伟大抗战精神的传承弘扬,是一堂行走的“历史课”,核心在于引导我们铭记历史、开创未来。作为高校共青团干部,我们必守初心、担使命,以阅兵所彰显的精神为指引,团结带领青年学子接过历史接力棒,坚定信念、信心和信仰,将爱国情、强国志融入青春实践,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图书馆馆长 张立强:作为中国民主同盟的一员,我与广大盟员一样感同身受,倍感振奋。这一盛典不仅展现国家实力,更深刻传递了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视和平、开创未来的时代强音。我们为祖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而骄傲,继续秉承“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围绕国家发展大局,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扎实工作、建言献策。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爱国情怀融入教学科研,引导学生传承红色基因、担当时代使命,以实际行动共同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
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院长 文韬:作为一名机械与智能制造领域的教育工作者,观看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更是一次使命的召唤。长安街上铁流滚滚,天安门前旌旗猎猎,集中展示的国产现役主战装备,充分彰显了我国在高端制造、智能制造、精密制造的科技实力。面向未来,我们将系统加强科技创新与人才培养,将抗战精神融入教育教学,培养好助推制造强国建设的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以科技成果和育人成效向历史致敬,向祖国献礼。
法学院党委书记 蔡洁:这场阅兵既是一场视觉盛宴,更是一堂生动的党课,让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党和国家的不朽传承与磅礴力量。作为高校法学院的思政党务工作者,法治人才的培养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我们要将“德法兼修”的理念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青年学子既懂法律条文,更具报国情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法治力量。
国家公园与旅游学院党委副书记 洪晶波:历史如镜,丰碑不朽,精神永恒。今日,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目睹阅兵盛况,我深受鼓舞,无比自豪!眺望前路,倍感先烈用生命换来的和平与繁荣来之不易,唯有赓续激扬伟大抗战精神和民族精神,才能闯关夺隘,托举新的历史伟业。强化青年引领,凝聚奋进力量,将其中爱国情怀、民族气节、英雄气概、必胜信念融入血脉,让红色基因与绿色青春在强国建设新征程中绽放光彩。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 李美香:这场阅兵不仅是国威军威的庄严展示,更是一堂生动深刻的“大思政课”。各军种方队新型装备巍然列阵,清晰呈现了我国从近代落后挨打,“小米加步枪”到今天新征程强国强军的伟大历史性跨越。这充分证明了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根本保证。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更加坚定了讲好抗战历史的决心,同时更要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感悟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
外国语学院辅导员 刘媚:天安门广场上,铁流滚滚,战机翱翔;屏幕面前,师生共同肃立,眼眶湿润。阅兵式展现国威军威,更传递和平信念。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感必须将抗战精神转化为育人实践,引导学生具象化理解理想信念,体验集体力量,践行新时代艰苦奋斗。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将致力让伟大抗战精神成为激励青年担当复兴大任的不竭动力。
材料与能源学院2024级林业工程博士研究生 刘宇翔:纪念活动让我深切感受到民族精神的凝聚与国家力量的强盛。和平与发展离不开绿色屏障,生态安全同样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托林业工程专业优势,湖南竹木资源研究正围绕培育改良、加工利用与碳汇固碳展开,探索竹产业与乡村振兴、绿色发展融合之路。阅兵展现的大国底气,激励着我以科研实绩传承先烈精神,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让绿色科技成为守护山河、赋能时代的坚实力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研究生 彭瑞琦:作为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研究生,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我心潮澎湃,深感责任重大。这场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彰显了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力量与历史主动性。雄辩证明,坚持党的领导、依靠人民群众、发扬斗争精神,是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根本保证。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更需以史为鉴,深刻把握历史发展规律,传承红色基因,将理论学习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实践,为不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贡献青春力量。
林学院2022级林学陶铸实验班本科生 祁凯:铭记抗战胜利80周年的伟大荣光,目睹大国重器利器的磅礴亮相,我心潮澎湃,无比自豪!作为青年大学生,我深感祖国今日之强大,更觉青年一代使命在肩。我们不仅要为国之利器的强大而振奋,更要将这份自豪转化为扎根大地的行动。“前人擎旗,我辈接续奋斗”。我们应当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居安思危、吃苦耐劳,发挥林业青年的担当作为,主动投身基层,争做绿色先锋,为强国复兴筑牢生态根基,谱写无愧于先烈、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篇章。(一审/杨家伟 二审/张胜利 三审/周预分)